dimanche, avril 23, 2006

第一次 (一生總有好幾次)

是次獻給903女主播「遮匙」,《你那邊幾點?》。
.........................................................................................................

… …

巴黎嘅男仔普遍過瘦,淨係鍾意食煙,唔鍾意食嘢 - 就怕食咗都唔識肥;
佢地亦認為唔尊重他人嘅愛好、選擇係一種病態,輕則要被排斥,重則會當街被圍𢱕。
上年紀嘅一係就太愛做上等人、一係太地下,而兩類人都愛無日無夜為講野而講、為批抨而批抨 …

巴黎年俊都愛穿天鵝毧西裝褸,一定要企領,死都要型,零度都要單披上陣;
呢度啲人慣性黑面,但暗地裡普遍心地都好到爆;
男同女最弊都喺識聽唔識講英文,閉門自稱皇,亦因此永遠滯留喺68年學運新浪潮或百多年前世博會起鐵塔嗰時。

畢竟,我認為法郎們越爛look越正,啲頭髮永遠唔駛梳都一樣咁得,佢地自己亦好清楚呢點 …

— 巴黎時間半夜一點正;春假尾,吞書中,冇得泡


追加:MK港男經典則為寶藍絹面恤衫搭未過水廿二吋大喇叭牛記兼每邊褲腳一把火… 勁!

vendredi, avril 21, 2006

中國新生代的第二個包袱 - 筆繁墨簡

過去幾個星期就繁、簡體字的取捨問題,跟好些香港及內地的朋友討論起來。不論是擁繁或是擁簡的理據,普遍都以文化、政治立場為依歸,我亦曾於前幾篇日誌內輕輕提過自己的意見。

剛於另一個部落內再次看到相若的話題,而討論中心亦具有相當的啟發性,我認為大可以擴大著眼點來逐一拆解繁與簡之間的糾角。

原載於 "Cinery.Net",以下的意見沿用了一些符號、傳播學的理論去探討此問題。
.........................................................................................................


繁、簡之間要選取其一的話,我認為繁體字是較有說服力的。

中文字的精瑰在於其多向的做字法,比方「象形」、「擬聲」及其混合字等。套用法國哲人德勒茲於註作《千高原》的*說法,除了文字的內容和含意外,字符的拼湊及其外在型態都屬於論述本身;因而在意思傳遞的層面看來,繁、簡字無異於兩種同源不同質的文字,而將我國古文簡譯的想法更是荒誕萬分。

另外,我亦想分享一下教老外中文的經驗。對大部份外國人來說,尤其那些以「擬聲」為首要任務的語系為母語的,學習寫中文字的捷徑毋疑就是先掌握各部首,再循中文特有的造字邏輯一步一步擴闊識字網。但,由於簡字的化約原則一般為「聲化」,即以外型簡單的近音字或符去取代以「象形」來構築的繁體字,又或是字的若干部份;若先從簡體入手,就往往打斷了從基本字域推敲深字的邏輯性,無法舉一反三之餘,要學新字就必須全數生吞活啃,十分「搵自己笨」。

(對K的回應)我亦頗受不了簡體書,特別是外文翻譯本更是慘不忍睹… 但,我所討厭的並非其外觀包裝,而是內地普遍公認的「意譯式」翻譯法。

我從來都不相信有客觀翻譯這碼子事,在翻譯過程當中或多或少總會摻雜著譯者的個人見解、推論;而這些又都極受其文化背景,又或是個人視野所影響 — 特別是採用要將原文大規模地分肢、加工、再而從新拼合的「意譯法」時。鑒於對我國「大團圓」倫理觀的著謎,內地譯者們每每不由自主地將原文去蕪存菁及完整、合理化,最終使其體無原膚,完全失去了原來文字的質感和活力。當卡爾維諾的 "Se una notte d'inverno un viaggiatore" 無辜地被譯成《寒冬夜行人》,我認為已不須多說了…

*注: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what a book talks about and how it is made.” ( from Deleuze & Guattari’s discussion on “rhizome” in "A Thousand Plateau" )

延伸讀物:

(一)聯合國決定將於2008年起停用繁體中文,下面網站是為了反對這項決定而建的,請支持投反對票。(感謝惠恩轉傳網址)
<請按這裏>

(二)在香港時讀過一節很有意思的課,名為 "Narrative Lab III: The Writing Machine" ( New title: Generative Art & Literature ),對字詞本身及其於用法上的繩規有興趣的人,不妨細讀網站內附有的部份投影片。

mercredi, avril 12, 2006

看你的臉彷彿看見一個千里洋場在演變劇情

Č, ou un papillon volant …

vendredi, avril 07, 2006

Perspectives on Ergodicity (an on-going research)

Logic |
Breaking down reasoning into infinite steps
→ every step is clearly justified
→ reasoning can be done mechanically with reference to the formal axiom system (and on which logic can be implemented)

Computation |
Algorithm → mechanical procedure → induction & recursion

Recursion |
The reduction of instances into simpler ones
→ Parallelism: cells are check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ceeding
→ Locality: every cell looks at just the neighboring ones
→ Homogeneity: all the cells follow the same rule

Cybernetics |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 control
(information is any 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eaning)
information → how to transmit efficiently → highly engineered
Cybernetic Arts → *control + constraint
→ communication + interference
→ ergodic art (probability) – message that isn’t determinant
[eg. Markov Chain (system) – matrix of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frequency of events)]

*control: coupling of machines/system; interference – permanent changes vs. distortion – temporary changes

mercredi, avril 05, 2006

為甚麼是甚麼?(卷一)

你覺得自己過咗青春期未?
如果:一直青春但未年青過
譬如:讀過波赫斯較易誤入歧路
即使:上環式鹹魚味開始令大家發麻

可以用魔術使人一時攣、一時直嗎?
還是:中國舞會跳走肥仔水
最終:你搭你的地鐵,我碌我的輘
然後:混水摸魚

於「沙氏咿陣傳衰散動寥」一句中,能找到甚麼商機嘛?
好可能:要調和兩地講心效率
不明確:俾天幕焗死,封嘴又被廢武功
不知情:“ 你講緊咩?”

(答對加三分,亂撞扣一分,加紙作答每張五毫,離場請先確定補考日期)

mardi, avril 04, 2006

別人的歌

其實自 A-Level 以來,早已養成一邊聽收音機一邊吞書的習慣。尤其 Year 3 那年讀羅教授的 Advanced Film Theory 課時,每晚跟 Deleuze 的兩本光影大作對峙時都會有種出神的感覺(念力一減弱,思路就會馬上失控);當腦際漫天飛花,自不然會出手殺機,再不要得的惡習對我的影響都不算大。見近來心思散慢,面對跳班的工作清單實在感到束手無策,也就(更)放開懷抱,多聽了商台的深夜放送,特別是一位叫遮匙的精靈女 DJ 的節目。

這夜打頭陣的是 Raidas 的《傾心》。

一聽到副歌,一連串的影像就如火車擦過幾曾流連過的*後八十、前王菲年代:扮野金曲中的盧海彭及樂隊《凹凸匙》、十三樓呀細姨的手造陳年電腦台邊瑟縮著的一片《傳說》黑膠、東記歌舞台上的盧馬丁和我、《人海綠皮書》的主題曲、四叔如何以美君/憶蓮/達明及齊豫的歌為我開導出另一雙耳...當然還有更多連當事人都記不起或根本不知的,也就讓我據為己有好了。

“ 人人隨意點唱 一樣那些歌
唱罷也惹來 公式的拍掌
其實掌聲屬於那 人盡皆知的歌
演唱的歌手卻如永沒名字 ” 《別人的歌》

驟變的音階屢次起跌,原來我的一直都活在童年,就算華富邨快將被輯錄成《當年今日》,就算以前陪我一起冒險的友好都湊仔去也,我一日要翻案,此時那地,總會搜得出一點點人證物證 — 那時也許會淌一點淚、也許下點雪,然後不再無故重讀那首別人的歌。

*不知從何時開始,“八十年代”被灌上了太多包含著寄想、尋醉過去及倒港等大眾意識,說多了亦自覺口臭;在此僅作時間指標之用。